不少自閉症兒童的家長都經歷過子女在公眾場合大吵大鬧,遭人投以奇異目光的尷尬情況。今年初本會與香港大學心理學系進行「學前自閉症兒童參與社區活動」家長調查,了解自閉症幼兒外出剪髮、酒樓、超市購物、看醫生、遊樂場玩耍、使用交通設施等情況。約400名受訪家長中,六成半曾於公眾場所遭受歧視,逾四成人被批評管教無方,甚至被侮辱或嘲笑,可見公眾對自閉症仍存在誤解和歧視。
需接受訓練 公眾包容
面對公眾歧視,七成半家長帶子女外出時感到擔心,四成半更感到焦慮和尷尬。家長越害怕歧視眼光,帶子女外出的意欲便越低,惡性循環下,子女更缺少外出接觸社區和練習機會,嚴重的連帶家庭成員也沒法參與,影響家庭生活質素。公眾的包容、接納及盡早接受適切的訓練,是自閉症兒童融入社區的關鍵。
4歲的綱仔有自閉症傾向,上酒樓時會哭鬧,看醫生時更會踢打醫生,因為不懂得處理兒子的情況,父親張先生受到情緒困擾,更出現身體疼痛和壓力疹等症狀。去年綱仔入讀特殊幼兒中心,老師透過程序圖卡、社交故事及「社區樂悠悠」應用程式(App)訓練,令他認識社區活動的程序、社交禮貌,又教他調節和控制情緒、表達需要,透過課堂及社區實踐逐步參與社區活動。半年間綱仔有明顯進步,上茶樓可安坐吃東西,甚至可到戲院,父親的健康問題亦不藥而癒。其實只要及早接受訓練及治療,兒童的問題定能改善,家長的情緒壓力亦可減少。
註:「社區樂悠悠」iPad應用程式可於Apple Store下載
撰文:協康會專業教育及發展學會教育心理學家劉穎
面對公眾歧視,七成半家長帶子女外出時感到擔心,四成半更感到焦慮和尷尬。家長越害怕歧視眼光,帶子女外出的意欲便越低,惡性循環下,子女更缺少外出接觸社區和練習機會,嚴重的連帶家庭成員也沒法參與,影響家庭生活質素。公眾的包容、接納及盡早接受適切的訓練,是自閉症兒童融入社區的關鍵。
4歲的綱仔有自閉症傾向,上酒樓時會哭鬧,看醫生時更會踢打醫生,因為不懂得處理兒子的情況,父親張先生受到情緒困擾,更出現身體疼痛和壓力疹等症狀。去年綱仔入讀特殊幼兒中心,老師透過程序圖卡、社交故事及「社區樂悠悠」應用程式(App)訓練,令他認識社區活動的程序、社交禮貌,又教他調節和控制情緒、表達需要,透過課堂及社區實踐逐步參與社區活動。半年間綱仔有明顯進步,上茶樓可安坐吃東西,甚至可到戲院,父親的健康問題亦不藥而癒。其實只要及早接受訓練及治療,兒童的問題定能改善,家長的情緒壓力亦可減少。
註:「社區樂悠悠」iPad應用程式可於Apple Store下載
撰文:協康會專業教育及發展學會教育心理學家劉穎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