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閉症又稱兒童孤獨症,是兒童常見的發育障礙類疾病。該病以男性多見,起病于嬰幼兒期,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、人際交往障礙、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。約有3/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,部分患兒在一般性智力落後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。
話多卻有交流障礙也可能是自閉症
在以往的自閉症診斷過程中,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交流障礙,久而久之,可能就誇大了交流障礙的診斷價值和意義。從最新的診斷標準可以發現:孩子不說話,晚說話可能是自閉症;但是如果孩子會說話,還會說特別多的話,卻不能和其他人正常交流,這樣的孩子也不能正常的融入社會,也有可能是自閉症,而後者往往容易被家長忽視,從而錯過最佳干預時期。
孩子太調皮或是「高端自閉症」
但你聽說過「高端自閉症」嗎?「阿斯伯格綜合征」,即語言發育正常的高功能自閉症,屬於一種高功能的自閉症。與閉口不言的普通自閉症患兒大相徑庭,這群孩子很可能是班上的「搗蛋王」,活潑好動,不聽指揮,且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,看似更像「多動症」。
據介紹,該病的患兒往往機械記憶能力很好,如認路、記憶火車時刻表、地鐵站或公交站牌等;他們可能對某些領域或學科如生物、地理、自然等有較深入的了解;他們的智力和語言能力是正常的,有時甚至會使用一些成語、典故或者說出一些讓大人感到吃驚的話,顯得文縐縐,像個小大人;雖然他們和小朋友的相處常常有衝突,但是他們卻是有交流和交往願望的,只是缺乏人際交往技巧,不懂得如何和別人打交道,從而容易受同齡人排斥。另外,他們可能行為比較刻板、固執、思考問題直來直去,顯得不是那麼靈活,還存在手眼協調能力以及精細動作能力差等問題;比較討厭寫作業,可以口若懸河般地說出某件事情,卻不能將所說的寫在作業本上。
3歲前是自閉症最佳治療時機
自閉症的發病原因目前還不是很明確,應該跟遺傳有關,懷孕期間的感染、孕婦生產時候的胎兒腦損傷等生物學因素也有一定關係。後天的家庭環境因素也有一定的關係,家長的不重視極易延誤最佳治療時機。
越早發現有自閉症進行干預越好,孩子在小的時候大腦還沒有發育完全,大腦的可塑性比較強,如果能夠3歲前接受治療效果是最好的。此外,5歲之前也有治療的機會。
兒童心理醫生建議,家長在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就要開始關注孩子眼神的交流,如果感覺到孩子有眼神呆滯、不與人眼神交流、語言發育遲緩等癥狀時,要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篩查。周圍人也不要以異樣的眼光看待這些「星星的孩子」,讓他們在一定的熟悉放鬆的環境中,才能與他們更好地溝通。
兒童自閉症的判斷標準
美國兒科學會公布了11種最新的兒童自閉症特徵,其中語言能力滯后、缺乏人際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現。
當嬰兒盯著父母或者照顧他的人時,卻沒有表現出高興的反應。
二、5個月左右的孩子,不發出交流的咿呀聲。
三、不能辨認出父母的聲音,當爸爸媽媽叫他名字時沒有反應。
四、不和別人進行眼神交流。
五、9個月后才發出咿呀聲。
六、說話前很少配合手勢,如揮動小手。
七、拿著某樣東西,反覆重複一個動作。
八、16個月大時還不能說出一個字。
九、一周歲時仍不會發出咿呀聲,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勢。
十、兩周歲不能說兩個字的詞語。
十一、即使會說話了,但卻缺乏語言技巧。
如果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以下特徵,那麼極有可能患上了自閉症。對這種可疑患兒應該及早轉送到有關專業機構進一步確診。
在我們的潛意識裡,自閉症總是和沉默無語緊緊聯繫在一起,只要提到自閉症,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說話,刻板重複,但是近來美國的一本《新版精神障礙統計手冊》與之前版本相比,在自閉症障礙方面少了“語言交流”這一標準,而增加了“限制性興趣/重複行為”,其中包括對感官方面過多或者過低的反應(包括疼痛、溫度、聲音、觸感等)。
愛說話的寶寶也可能是自閉症
“話多”也是自閉症?
這也就是說,並不是所有的自閉症孩子都是語言交流有障礙,“愛說話”或者“說話多”也可能是自閉症兒童。這對於許多家長來說是難以接受的。
近日,某醫院兒童發育行為專家孟醫生就接了兩個類似這樣的病例。一位小男孩燦燦(化名)才兩歲多,但是已經可以唱很多歌曲,這讓人感覺不可思議。剛開始唱歌時,媽媽還特別自豪,但是慢慢地,燦燦媽媽發現孩子唱歌只是自顧自的唱,並不是唱給大家聽的。雖然會說話,但是大多數時候叫他,總是得不到回應,時間長了,媽媽不僅擔憂起來,這才來看醫生。
第二個孩子小寶是一名五歲多的小朋友,媽媽帶他去找醫生時很疑惑,小寶在幼稚園裡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樣害羞靦腆,他從來不怕陌生的人,還經常能滔滔不絕的談一些天文地理,甚至有些是大人都不知道的知識他也可以講得頭頭是道,但這些豐富的知識他從來沒有在大家面前講,只是一個人自言自語。對於老師的提問也是置若罔聞。
當被告知孩子得的是自閉症時,這些父母無論如何也不能相信,都表示難以理解。“自閉症的是都不說話嗎,我的孩子不僅會說話,而且比其他孩子都會說,怎麼就是自閉症呢”
自閉症診斷新標準
在以往的自閉症診斷過程中,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交流障礙,久而久之,可能就誇大了交流障礙的診斷價值和意義。從最新的診斷標準可以發現:孩子不說話,晚說話可能是自閉症;但是如果孩子會說話,還會說特別多的話,卻不能和其他人正常交流,這樣的孩子也不能正常的融入社會,也有可能是自閉症,而後者往往容易被家長忽視,從而錯過最佳干預時期。
家有兒女,需提高警惕
“有些自閉症兒童不太明顯的症狀在年幼時就可能會體現出來,也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表現出和其他小朋友的不同,這就需要父母用心觀察,及時發現,及早干預。因此,家有小寶貝的父母,一定要多抽時間陪陪孩子,多交流,多溝通,留意孩子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,關注孩子健康成長的每一步。”自閉症康復專家張桂娥教授這樣善意的提醒家有兒女的家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