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語有句類似諺語:
「慈母多敗兒」
堅持「閒妻涼母」的最終極目標!
💪💪💪
亂糟糟但舒服的居家媽媽
生活有很多選擇,放不下,其實就是自己折磨自己。
她家真是亂,但亂中有序,一切以舒服為考量。孩子還小,衣服也是簡單舒服就好,不刻意求美觀。
衣服多買幾件,累積大量再一次清洗。有烘衣機,所以快乾、好整理。
她注重營養,但不在意菜色變化,餐桌擺出來永遠固定那幾樣,方便好料理為佳。小孩愛吃,先生沒意見,她也自在。她理家的方式,是只用少量的時間,在有限的選擇裡做決定,自己跟家人都能接受就好。那空出來的時間,拿來做什麼?
只專心做好兩件事:陪伴家人、陪伴自己。
跟孩子玩,跟先生講話,是她必做的事。另一個必做的事,就是看書與塗鴉,娛樂自己。
她有一些很少見面,但情感真摯的友誼,她不覺得自己缺朋友,平常很少花大把時間跟人家三姑六婆。不必要的關係,對她來說,都是負擔,禮貌性往來就好。
孩子吃得全身髒兮兮,她也沒有急著要處理。她沒有潔癖,衣服上有很多難洗的污漬,她也不會發脾氣。
別人的眼光只是參考,人前她配合裝一下。但是如果別人太過分,她下次會直接不出席聚會。不想委屈自己,也不想委屈家人。生活有很多選擇,放不下,其實就是自己折磨自己。她沒礙到人,不想管別人,也不想被管,這是她的處世原則。
少到風景名勝玩,更沒出過國,凡事做得到就自己來。最常去附近的公園動一動,那也是孩子的遊樂園。
一般人的愛,對她來說,過於黏膩。
她很愛孩子,但孩子沒來找她,她也不會打擾,不特別去引發互動,把時間留給自己,做自己的事情好好休息。她愛先生,但她不喜歡跟先生抱怨東、抱怨西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壓力,她希望自行處理,她跟先生都有這樣的默契。
為什麼要這麼做?沒有抱怨,那跟先生要說什麼?
分享啊,有很多事可以分享。她先生的興趣她知道,她的興趣她先生也明瞭,說一些彼此感興趣的話題,兩個人一起哈哈大笑。
都成年人了,老是要人來安慰,要人家來說好話,是長不大嗎?
她知道很多人不會認同這樣的觀點,大部分人都要別人來滿足自己。她的體會是,那是沒把自己照顧好,不面對屬於自己的難題,要別人來處理。她偶爾會安慰她先生,她先生也偶爾會安慰她,那都是彼此主動,也有心情這麼做的時候。兩個人都努力圓滿自己,再來產生連結,會穩定輕鬆得多。
很多人不清楚自己的能耐,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,就不會把自己逼到懸崖。如果不去做不是自己的人,不刻意偽裝什麼形象,會多很多空間可以揮灑。
欲望不多,生活就很自由。把時間都留給重要的人,包括自己。人這一生,就是來體驗這些歡笑溫馨的甜蜜,隨緣自在,逍遙過活。
把功課做好是誰的責任
為自己負責就好,能往前就繼續往前,不能往前就隨緣。
她真的是厭倦了,每次叫孩子寫功課,就是拖拖拉拉。好幾次都差點失手打了孩子,這一點讓她很自責,又很苦惱。
跟別人討論的結果,她才恍然大悟—因為她心裡隱隱覺得,督促孩子把功課做好,是她的責任。可是,她在理智上很清楚地知道,是孩子要負責自己的功課。
所以,她下定決心,跟孩子討論回家之後的作息,要把責任還給孩子。
這有幾個前提,是她覺得孩子如果認真完成所有功課,其實用不到一小時,孩子也沒有學習障礙,即使覺得困難的部分,都可以來問她,不過通常機會不多。老師的作業量也適中,孩子的體力上沒什麼太大的問題,何況又沒有安親補習,可以用來完成功課的時間不少,功課完成後還有不少玩樂與運動的時間。
那麼,她覺得她可以堅定地要孩子為自己的功課負責,她先把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,不但寫成文字,還畫成圖,貼在家裡顯眼處。事前先跟孩子討論過,孩子也覺得自己做得到。她說,以後如果沒在九點以前寫完,她就不簽名了,並讓爸爸一起配合,都交給她全權處理。
實施的第一天,孩子果然又拖了。畢竟習慣很難改,而且那時候已經學期中了,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。狀況很慘烈,五天大概有三天沒簽到名,至少剛開始的時候是如此。老師「叮嚀」家長,希望家長督促孩子完成功課,但她跟老師說明她的態度,老師也只能在聯絡簿的家長簽名處蓋上「請家長簽名」的章,沒再多說什麼。
老師念孩子,孩子回來轉告她。她只溫溫地說:「以後這件事交給你自己處理,功課有不會的地方再來問我!」
當然,她這麼做,立即收到的好處是,再也不用為功課大發脾氣,親子關係也提升一些。這些好處,讓她心裡不斷湧現的罪惡感得到平衡,其實好幾次都忍不住要孩子把功課拿出來。每當這時,她就深呼吸,再鼓勵自己是在教孩子自律。
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順利的,孩子到學期末,聯絡簿還是會沒簽到名,雖然頻率少了一些。新學期開學前,她再重申一遍,希望孩子為自己的功課負責,孩子也覺得自己應該做得到。
開學又一樣,五天裡面,大概有一、兩天沒簽到名。有個重要的轉機出現,不知道是不是上天幫助她,孩子在乎的某個同學,可能是看到了孩子的聯絡簿,直接說:「你爸媽怎麼沒簽名?!」
孩子覺得很丟臉,回來跟她講。從此之後,孩子改善了不少,雖然偶爾還是會沒簽到名。後來,她覺得孩子的改善狀況已經夠了,她滿意了,把簽聯絡簿的標準放寬到晚上十點,之後就很少聯絡簿沒簽名的情形了。
如果我們不自覺地要把對方的責任往身上扛,但在理智上又覺得對方該負責。那種錯亂容易讓我們心煩,還有讓我們逃不了的自責,讓我們有罪惡感。
她其實很幸運,有了想要的結果。不過,並非事事盡如人意,如果能量再少一點,孩子的堅持度再高一點,爸爸不想配合,沒有同學那句話,條件不俱足,她也很難把體會貫徹到生活。
反正最差不過也就是天天活在心煩與自責中,把自己跟孩子的人生拖到孩子終於出社會的時候,就算告了一個段落。這樣也能活,也是一種人生。能接納自己做不到,知道自己被念頭綁住了,這樣就夠了。不是我們注意到的每一個方向,都有辦法做到極致。
我們用這個角度看自己,便能寬容一點看身邊的人。然後,知道我們功課只能做到差不多合格,為自己負責就好,能往前就繼續往前,不能往前就隨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