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告訴媽媽,未必然是如此。我因為常跟孩子們探討親子關係,孩子們的第一手資料最準確。有些孩子,就會清楚地指出,自己的媽媽看到他們,常常都笑嘻嘻,也不會一直罵人,而且對自己很好。
坦白說,每個孩子的起跑點不同,看結果是相當不準確的事。譬如,有的孩子在學科成績上有優異的表現,可以申請到很好的學校,孩子的天資不差是前提,父母只需要使用一般性的教養方式,小康以上的家庭環境即可。
我幫助的孩子,常有先天的困難,即使我們花了許多氣力,他的行為在旁人眼中仍是不甚完美。不過,當父母能夠在孩子出現困難的時候,保持自身情緒穩定,很快速地依據當時的狀況設定孩子能達到的目標行為,運用自己與身邊的資源,採用合適的教養策略,讓孩子暫時達到穩定。這個過程,就能看出父母教養的功力,以及個人的修為。
我的指導教授,把心理治療當成科學。我的資質駑鈍,對人的工作,我還是把它當成藝術。但不管是科學或藝術,只有不斷學習,才能有超越水準的演繹。
我跟著家長們一起成長,常討論不同的教養策略,針對不同孩子的效果。每位家長,都是先從自己的父母的教養方式出發,或複製,或改良,特別是針對困難度較高的孩子,剛開始難免走得有些巍巍顫顫。或打或罵,家庭氣氛也常在爭吵中度過。
但幾年後,就能看出差別。抱著謙虛、學習心態的家長,改變自己,也牽引著孩子走向改變的道路,討論常能抓住重點,我跟這樣的家長互動,話不見得多,但十分愉快,因為家長的努力,讓我自己都偷學不少。
有些家長,還常陷在自己的困境裡面,總覺得孩子有問題,為什麼孩子不願意改進?親子關係依然在僵局,孩子的困難甚至越來越惡化。越是這樣的家長,我在溝通的時候,越常感到困難,話題常一直繞,流於空談而未行動。
根據一般的臨床經驗,我接觸到針對兒童青少年問題找心理師的家長,大概可粗分為三種狀況:
第一種,之所以找心理師,是因為老師講、親戚介紹。自己不覺得孩子有狀況,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。找心理師是想對人證明,孩子很正常,自己很用心,只是環境不包容。
詳細跟家長討論,一問三不知。有時候,對孩子的發展常沒有清楚的概念,或根本不清楚為什麼別人希望帶孩子找心理師。我曾經跟一位家長通過電話,將近一小時的時間,家長只想傳達一個概念—他的孩子沒憂鬱症,希望別人不要想太多,應該從頭到尾都沒聽進我的話(即使我根本不認為孩子是憂鬱症,也沒談憂鬱症這件事)。
第二種,都是別人的問題、孩子的問題,就只有自己是沒問題的。孩子帶來,就是要心理師把孩子變「正常」。有些家長甚至計畫很精準,希望心理師用寒、暑假,把孩子「搞定」,不會影響平常的課業,又能解決問題。
家長會強調速效,專注在「技巧」。希望心理師多開導孩子,如果自己可以在旁邊輕輕鬆鬆,玩玩平板、滑滑手機,甚至喝咖啡看報紙,那是最好的。上述是實際發生的事,我已經用比較保守的態度談了!
第三種,知道自己要先成長,才能幫助孩子。能用心觀察心理師講話與操作的方式,再提出孩子最近的狀況,不管是用面談或文字傳達。
有些家長甚至會做筆記,內化課程中自己也覺得有意義的部分。自己是示範,又能把課程中討論的概念用在引導孩子的生活中。
有些家長平常就會做功課,閱讀、參與演講上課。把自己有疑惑的地方,跟心理師一同討論,回家實驗。
第三種狀態,通常家長、孩子的成長都最快,這是預料中的事。凡事用心,學習、練習、反省、修正,教養也能透過如此途徑增長能力。我感恩我遇過許多這樣的家長,讓我因為孩子的進步而感到榮耀,讓我的專業在家長的激勵中,能小步小步地往前邁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