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直接的就是學測指考考完新聞大報特報!
四技科大的統測考完有記者問嗎?社會的觀念要改!
社會的觀念要改!
社會的觀念要改!
(很重要,說三次)
唸高職可是選擇一門專業啊!
*******************
2016-10-26 15:32聯合新聞網 曹凱婷/報導
由台科大學生發起的TEDxNTUST,今年來到第二年。去年他們以推廣技職教育的「工匠精神」為題,今年則邀請了來自不同領域的五位講者和三組表演者,為大家帶來「破牆」行動的勇氣。
你住的地方很美,你知道嗎?
工業設計師吳孝儒被暱稱為Pili,他在學的時候,不是常常拿獎的工業設計學生,也沒有出國念書,但卻多次參與各國展覽。他點出我們常有「外國比較好」的迷思,沒有自己的審美邏輯和脈絡,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,就有美得足以走進國際展的事物。
「我們常拋棄過去的東西,把前人的腳打斷自己站起來,但其實沒有無中生有,而是從歷史裡去找,設計才有厚度。」他把台灣處處可見的「塑膠椅」結合官帽椅,登上法國《美麗佳人》,刊在雜誌上頭的不是一般設計商品形象照,卻選用了他把椅子擺在台北街巷的拍下的照片。
而辦桌常見的「粉紅塑膠碗」上頭的凹凸槽結構,被吳孝儒使用在陶瓷上,燒製時更不容易塌陷。他把塑膠碗也一併帶去米蘭,竟然被來看展的觀眾說:這好美,可以在哪買到?「如果不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,一切就都意義非凡,」吳孝儒說。
你喜歡自己嗎? 你十年後會是什麼模樣?
甜點店甘味平橫創辦人黃品叡回憶,他在中學時喜歡上自己的同性友人,這讓他非常不能接受,甚至討厭、抗拒自己,最後得了憂鬱症,然而,和他相同處境、甚至更艱難的人比比皆是。
他休學靜養,自學甜點,在甜點FB專頁分享自己關心的議題,還曾鼓起勇氣在自己身上貼婚姻平權貼紙,然後站在街頭FreeHug(免費擁抱),每得到一個擁抱就發出一份甜點,最後在三十分鐘內就發完了二十多份甜點。
「不一樣,又怎樣?」黃品叡慢慢可以面對真實的自己,打破自我認同的牆,甚至幫助和自己同樣艱難的人。他向觀眾拋出問題:「你喜歡自己嗎?為什麼?」
途中青年旅舍創辦人西卡大叔背著後背包,一上台就問:「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十年、十五年後的模樣?」
他分享自己到澳洲打工度假的經驗,他在途中遇過喜歡自己家鄉生活的人;也遇過一位只因為「好像屬於那裡」就想去印度生活的西班牙背包客;還遇過一位衛生習慣很差的室友,原本很討厭他,卻在一次聊天中發現他來自全球GDP倒數的國家,拿公費來念最好的大學,談著他計畫怎麼樣幫助他的國家。
西卡大叔決定創業連繫起旅行中的人,他曾經失敗收攤,最後決定開青年旅社,看遍三百間房子,從想做到開門花了兩年的時間,把過程PO上網,吸引到十位愛旅行的陌生人投資。他領悟,「破牆不是做一件厲害的事,而是去取捨、抉擇、承擔。」
技職生一定要上明星科大 不然就完了?
「你為什麼想讀明星科大?」獨立記者黃偉翔出身技職體系,他對於技職生總是矮人一截的現象很有感觸。
他說自己和同學以前會把書包上的XX高「工」,用立可白加工成XX高「中」,並且努力考上明星科大。他在補習班教書時,也發現有的學生會先回家換衣服,不想讓人知道自己念高職,還會被家長拜託一定要幫助孩子考上明星科大,不然他的小孩這輩子就毀了。即便是中小企業、隱形冠軍,在求職網上刊的職缺訊息,也常是在找「大學生」。
他認為,這些偏見與價值觀迷思有很大的原因跟媒體有關,比如我們在Google上搜尋高職生,常會看見負面新聞,許多重要技職新聞卻乏人問津。「技職國手要選了,有人知道嗎?學測指考題目出錯,就被大肆報導;但統測也很常出錯題目。」
黃偉翔說,技職教育缺少實質討論與監督,比如有技優生在世界賽得名保送明星科大,明明擁有很棒的技術,卻因學業跟不上,現在在做日薪1000元的辛苦工作。「但是為什麼一定要選分數前面的?」他指出,這不僅是人們對明星科大迷思,也是因為我們所學和所用沒有好的評量機制,我們在做的事不一定能增加自己在就業時的價值。
因此,他創立《技職3.0》,他認為報導技職的正面新聞不夠,真正需要的是深入探討技職教育的問題,讓大眾正視這道「價值觀迷思」的牆。「有次看立法院直播,看到一位立委質詢技職教育時的數字,跟我報導的好像,一看發現原來就是引用自《技職3.0》。」這讓他知道,牆是可以打破的。
那些你撞破的牆 都使你更堅強
侯智薰仔細回想之後,把自己做事的脈絡整理起來,將之稱為「MAX計畫」,Main是半年到兩年的主要計畫,Alternative是在做Main的時候出現的替代計畫,X則是能夠承受的最壞打算。
「我認為缺點和優點是一體兩面。」侯智薰說,台灣是一個跟隨型的社會,但這樣的「組隊」優勢是我們可以降低風險、並且提升多元性,就像是在打遊戲副本。「副本都在身旁開著,你要自己進去。」他建議大家,可以先進入別人的副本修練,不斷累積M與A,最後開創自己的副本。
演講最後,今年的金曲新人獎得主謝震廷在現場演唱三首歌曲,以一段話為破牆下了最好註解:「眼神比台詞重要,精神比完美重要,知道自己是誰,就不害怕別人定義。事總與願違,但心永遠不變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